凌晨一点半,小美的手机屏幕还亮着。
她第N次刷到那条金光闪闪的锦鲤图,手指在转发键上犹豫不决。
"转发就能涨工资?这也太玄乎了吧?"她嘟囔着,还是忍不住点了发送。这已经是她这个月转发的第七条锦鲤了,上个月转发了十三条,大上个月更多,整整二十一条。
《2023中国国民财富健康报告》里白纸黑字写着,将近七成网友都相信锦鲤能带来好运。小美盯着这个数字发呆,心里直犯嘀咕:"这么多人信,总该有点道理吧?"她想起同事小王,上周刚转发完锦鲤就中了张彩票,虽然只中了二十块钱,但好歹是个好兆头不是?
办公室里,小李看着小美又在转发锦鲤,忍不住打趣道:"你这都转了多少回了?要真有用,你早该升职加薪了。"小美撇撇嘴:"你懂啥,这叫心理暗示。转完锦鲤,感觉整个人都有干劲了。"这话倒是不假,每次转发完锦鲤,小美确实能打起精神加会儿班,虽然通常坚持不了三天。
要说这锦鲤文化,可不是现在才有的新鲜玩意儿。早在唐朝,鲤鱼就被视为吉祥物,那时候就有"鲤鱼跳龙门"的说法。到了宋朝,养锦鲤成了达官显贵的爱好。现在倒好,一条电子锦鲤就能让全国人民集体转发,这大概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吧。
小美的老乡王建军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这个河南汉子在城里开了家胡辣汤店,每天凌晨三点就起来熬汤。有人跟他说转发锦鲤能带来好运,他哈哈一笑:"俺信那个干啥?俺信俺的勺子!"六年过去,他的胡辣汤店从街边摊变成了连锁品牌,现在在城里开了八家分店。
数据不会骗人,《2023中国国民财富健康报告》里提到,那些收入增长快的人群,八成以上都有个共同点:行动力特别强。他们可能也会转发锦鲤图,但更相信自己的双手。就像老话说的,"光说不练假把式",转发一百条锦鲤,不如实实在在干成一件事。
小美盯着电脑屏幕发呆,她的PPT已经改了七稿,老板还是不满意。"转发锦鲤只要一秒钟,改PPT得花一整天..."她突然意识到,锦鲤游得再欢,也得有人往水里撒饲料不是?她想起老家的一句俗话:"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处处有陷阱。"
要说财运,隔壁部门的张姐就是个好榜样。人家白天上班,晚上还做微商,三年下来在郊区买了套房。小美算过账,张姐转发锦鲤的次数,可能还没她一个月转发的多。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马无夜草不肥",光指望好运上门,不如自己多开辟几条财路。
职场上的事就更明显了。公司去年提拔的五个主管,个个都是主动型选手。有个叫刘明的,每周都去找领导汇报工作,遇到机会就毛遂自荐。同事们背地里都叫他"刘三贴",意思是特别会来事儿。结果人家现在年薪翻了一番,这可比转发锦鲤实在多了。
感情方面也是这个理。小美的闺蜜圆圆,整天在朋友圈发"求姻缘"的锦鲤图,自己却连相亲都不愿意去。反观另一个朋友小雨,报了个舞蹈班,学了三个月就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用小雨的话说:"你得先把自己活成一朵花,蝴蝶自然就来了。"
小美突然觉得手机里的锦鲤图有点刺眼。她长按图片,选择删除,然后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是"2023年提升计划"。第一项就写着:"每天学习一小时行业知识",第二项是"每月认识三个新客户",第三项...她想了想,又加了一条:"适当转发锦鲤,但更相信自己的努力"。
夜深了,小美关上电脑,伸了个懒腰。窗外的月光照进来,正好落在她新换的壁纸上——那是一条正在跃出水面的锦鲤,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好运藏在行动里"。她笑了笑,心想明天一定要早点去公司,把那个PPT再改一改。这次,她打算加些实实在在的数据,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总想着靠运气蒙混过关。
本文旨在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升融配资,配资平台排行榜第一名,国荣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