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虎毒不食子”,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性,可黑龙江 52 岁的一菲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含辛茹苦养了二十多年的儿子,会偷偷换掉她的抗抑郁药,只为阻止她和出轨的丈夫离婚。
当医生告知 “再吃下去可能发疯甚至丧命” 时,这个为家庭付出全部的女人,终于下定决心,把亲生儿子送进警局。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让我们细细道来这件荒唐事。
一菲今年已经52岁,是一名黑龙江的大姐,一辈子老实本分,在外人眼里就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妇女形象,然而在2025年的元旦,本该是阖家欢乐的日子,却成了她三十多年婚姻破碎的开端。
展开剩余88%那天,她无意中撞见结婚31年的丈夫,和另一个女人亲密无间,铁证如山下,丈夫也只好摊牌,承认自己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出轨,甚至还用夫妻共同财产给那个女人买了房。
更让一菲心碎的是,这一切,她疼爱了二十多年的儿子早就知情,却选择站在父亲那边,对她这个亲妈隐瞒得滴水不漏。
三十四年的婚姻谈何容易,一菲在18岁青葱少女的年纪,就跟了丈夫,两人白手起家,从郊区的小平房,一路打拼到财富自由。
那些年,是她一天打几份工,毫无保留地支持丈夫创业;是她放弃了自己的社交和事业,一门心思扑在家庭上,照顾老人、拉扯孩子。
她以为自己筑起的是一个温暖的港湾,没想到,不过是为别人的风花雪月做了嫁衣,丈夫不仅没有丝毫愧疚,反而理直气壮地要为了外面的女人,跟她离婚。
已经让人心死的婚姻,不要也罢,一菲同意离婚,然而她没想到,这仅仅是噩梦的开始,离婚冷静期间,大家“善意”的劝阻一度让她抑郁。
首先是公婆,不仅指责自己儿子的背叛,反而打电话来骂一菲“看不住丈夫”。
接着,她的父母和亲戚轮番上阵劝她“男人都爱偷腥”、“家里不能有离婚的”,仿佛在这场背叛中,受害者反而成了罪人。
这种“立牌坊”的陈旧观念,压的一菲一度喘不过气,这本是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却成了什“大逆不道”的丑事。
然而最让她寒心的,是儿子的态度。
一菲本想给儿子打电话,寻求一些安慰,但儿子却冷冰冰地说:“那你就受着点呗。”
为了阻止一菲离婚,他甚至拿自己的婚事当挡箭牌,说父母离婚会让他“没面子”,可能导致女朋友家不同意婚事,为了所谓的“面子”,他要求母亲吞下所有委屈,继续生活在充满背叛和谎言的婚姻里。
丈夫的行为则更加无耻,他一边嚣张地让小三住进家里,一边又因为担心财产分割对自己不利,转而拒绝离婚,甚至对一菲大打出手,将她推倒在地,导致额头磕伤。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一菲的精神彻底垮了,也让她彻底对这个家失望了,为了躲避骚扰,她不得不再次离家旅行。
随后她失眠、暴瘦、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医生诊断她患上了重度抑郁症,需要住院治疗,住院一个月后,一菲带着医生开的药出院休养。
可就在她独自旅行调整心情时,她发现自己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她开始精神恍惚,说话颠三倒四,身体不受控制地抖动,脸也莫名浮肿。
强烈的求生欲让她再次走进了医院,检查结果如晴天霹雳,她每天吃的抗抑郁药,被人偷偷换掉了!
医生严肃地告诉她,这种被调换的药物不仅会加重她的病情,导致精神错乱,长期服用还会严重损伤心脏和肾脏,如果不是发现及时,她的生命都可能受到威胁。
起初一菲怀疑是丈夫下的黑手,她一边调养身体,一边委托律师收集丈夫出轨和转移财产的证据,同时报了警,然而警方的调查结果,却给了她最致命的一击。
8月24日警察打来电话,告诉她换药的嫌疑人,不是她丈夫,而是她视若生命的亲生儿子!
那一刻,一菲的世界彻底崩塌了。
她无法相信,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会用如此歹毒的方式来对付自己,儿子也打来电话,让她不要再追究,亲戚们更是像苍蝇一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要求她“放过孩子”,好好跟丈夫过日子,仿佛她追究真相,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反而是不近人情。
心乱如麻的一菲,决定亲自找儿子谈谈,在一个麻将馆里,她找到了正在牌桌上的儿子,儿子却让她在旁边等着,打完麻将才不耐烦地跟她说话。
他毫无悔意地斥责母亲小题大做,甚至大言不惭地说:“离了婚上哪去找我爸这样的好男人?”
当一菲流着泪问他,知不知道换药会害死自己时,儿子冷漠地回答:“神志不清更好,可以不再跟我爸提离婚的事儿!”
这句话,像一把淬毒的尖刀,彻底刺穿了一菲作为母亲的心。
她终于明白,儿子早已被这个家庭扭曲的价值观所侵蚀,在他眼里,父亲的出轨是“男人都会犯的错”,而母亲追求尊严和幸福却是“较真”和“不懂事”,他为了自己的面子和所谓的“家庭完整”,不惜牺牲母亲的健康甚至生命。
一菲也终于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母亲,在教育上是失败的,但正因为如此,她不能再放任儿子在错误的道路上滑下去了,如果今天因为心软而放过他,他未来很可能会为了利益做出更可怕的事情,到那时就真的无法挽回了,留有案底固然会影响他的一生,但坐视他的人性彻底沦丧,才是对他最大的不负责任。
经过痛苦的挣扎,8月30日,一菲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她选择了“大义灭亲”,亲自将儿子送进了警察局。
她希望法律的惩戒能让他真正清醒过来,让他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让他明白,做人最基本的底线是良知和对生命的敬畏。
这个决定,无疑是悲壮的,但对一菲来说,这可能是她最后的“解药”了。
法律或许会给儿子改过的机会,但人生没有回头路,那些被药物伤害的身体、被亲情刺穿的心,终究需要时间来慢慢疗愈。
而这个社会最该反思的是,如何让更多像一菲这样的女性,在遭遇背叛和伤害时,不必 “大义灭亲” 也能得到应有的保护和正义。
希望一菲早日康复,也希望她能如愿脱离家庭这个伤心地,早日开启自己的新人生。
信息来源: 抖音个人账号:一菲重新开始发布于:河南省升融配资,配资平台排行榜第一名,国荣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