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第十九届青少年运动会闭幕式在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举行。
受访者 供图
本届市运会,花都区共派出1200名体育健儿,参与了37个项目的激烈角逐。最终,花都区体育代表团以金牌117.5枚、团体总分5086.5分的优异成绩,荣获体育贡献奖第二名、代表团金牌奖第八名、总分奖第八名以及体育道德风尚奖。花都区新华街云山学校等7个单位获评“学校体育贡献奖”,王梓霖等24名教练员获评“优秀教练员贡献奖”,实现竞技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
受访者 供图
闭幕式中,花都区选送的拉丁舞蹈《舞动拉丁 纯享活力》、花样跳绳《跳绳飞扬 跃动少年》、歌舞《我的未来不是梦》等节目紧扣“激扬青春 喜迎全运”主题,表现了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受访者 供图
花都区代表团凝心聚力、奋勇争先,延续传统项目优势,锻造新项目实力,多个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跳水队以15金13银6铜实现金牌榜四连冠,举重、摔跤、拳击三支“力量之师”横扫单项金牌榜首,举重项目更揽获团体总分第一与道德风尚奖,男足健儿卫冕甲组冠军,乒乓球项目厚积薄发创历史好成绩。
受访者 供图
跳水“无馆之师”跃出传奇
教练团队努力克服缺乏训练场地的困难,带领队员以“一天三练”强度磨砺技术,本届市运会中包揽男子跳台、女子跳板等核心项目金牌。花都跳水队连续四届稳居市运会金牌榜第一名,并斩获团体总分第三名及体育道德风尚奖,生动诠释“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的不屈意志和顽强精神。 去年以来,花都跳水诞生了首位世锦赛冠军谢佩玲,世青赛冠军许楠,成为中国跳水新星的摇篮。
受访者 供图
重竞技“力量之师”三箭齐发
花都举重队以14金、15银、7铜,强势包揽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三项第一,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受访者 供图
花都摔跤队以11金9银14铜的优异成绩位列广州市金牌榜第一名、团体总分第二名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团体战术制胜全场。
受访者 供图
花都拳击队以9金11银5铜连续五届稳居市运会金牌榜榜首,并获团体总分第二。拳击项目培养了熊关霞、陈鑫林等世界级高水平运动员,在2024拳击世界杯摘得银铜牌,创广州拳击历史最佳战绩。
球类“体教融合”创新典范
花都男足卫冕甲组冠军,以5胜1负积分14分的优秀战绩再次站上全市最高领奖台,3名队员成功入选国家少年男子足球队。花都区业余体育学校被授予首批“广州市足球协会区级青训中心” 。
受访者 供图
此外,花都区乒乓球队斩获6金8银6铜,以团体总分366分位列广州市第三,实现重大突破,创近十年最佳战绩。汤淇盛成为全场唯一“三冠王”。
花都区代表团在本届市运会上的奖牌情况(部分)
受访者 供图
跳水新星杨槿熙(9岁 )与李美馨(11岁):均凭借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在严寒酷暑中克服艰苦条件,最终各自独揽2枚金牌。
体操健儿赵瑾汐(7岁):在40摄氏度高温下坚持训练,每日完成学业与体校常规训练后仍主动加练,仅用一年半系统训练便夺得儿童组平衡木金牌;蔡雨晨(9岁)将对手视为进步的镜子,以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不断突破自我,本届斩获4金。
举重希望之星张志海(11岁)与周馨予(11岁):两人每日坚持往返训练,张志海仅训练半年便在首次市运会夺金;周馨予经一年磨砺,不仅首战夺金,更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员”称号。
本届市运会的成果,不仅是对花都区青少年体育发展水平的全面检验,更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向未来,花都区体校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深入总结经验,科学规划下一周期体育项目布局,明确各项目的发展定位与方向。同时,将加快补充师资力量和场馆设施,强化训练基地学校、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及高水平运动队的梯队建设,不断健全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扎实的行动,推动全区青少年体育事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让体育精神在花都大地上熠熠生辉。
南方+记者 周甫琦
通讯员 花都区业余体育学校
升融配资,配资平台排行榜第一名,国荣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