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这句老话在国产扫黑剧《以法之名》里得到了全新诠释。2017年《人民的名义》横空出世,凭借大胆的尺度和写实的官场生态,创下收视神话。谁曾想,这一等就是八年,观众才盼来又一部能与之比肩的扫黑力作。张译领衔的《以法之名》开播仅12集,央视收视就飙到2.3,优酷热度破万,这势头,莫不是要重现当年的辉煌?
与《狂飙》相似,这部剧走的也是慢热路线。开篇用万海案和乔振兴案两条线索织网,官场博弈、黑恶势力、保护伞若隐若现,就像一坛老酒,越品越有味道。特别是那个"猜保护伞"的悬念,让观众看得欲罢不能。但要说这部剧最抓人的,还得是演员们教科书级的表演。从张译、蒋欣这样的主角,到王劲松、刘佳这些黄金配角,个个都贡献了令人拍案叫绝的演技。他们究竟是如何用表演撑起这部扫黑大戏的?
【正文内容】要说这部剧的演员阵容,那真是神仙打架。王劲松演的检察长张放,戏份不多却举足轻重。记得有场戏,郑雅萍反对洪亮进指导组,王劲松不慌不忙地在办公室踱步,那几步走把官场老狐狸的城府演活了。明明可以打断对方,偏要等对方把话说完再一锤定音,这种细节处理,不愧是老戏骨。
杨烁这次可算找对戏路了。他演的万海亦正亦邪,顶着个黑老大的名头,却总让人觉得有冤情。特别是抱怨审讯室灯光太亮那段,又好笑又心酸,把小人物的无奈演得入木三分。是安饰演的乔振兴更让人心疼,开场就"畏罪自杀",后来才发现是被害的。回忆片段里他那股子较真劲儿,活脱脱就是《沉默的真相》里的江阳再现。
冯嘉怡演的公安局长许言午,堪称职场生存教科书。明面上拦着手下查案,暗地里又递线索,这种左右逢源的功夫,没几十年官场历练真演不出来。蒋欣的郑雅萍开场像个刺头,后来却和洪亮成了最佳拍档,审讯时那个眼神,隔着屏幕都能把人看穿。
最催泪的当属徐梵溪演的周梅。丈夫含冤而死,女儿在学校受欺负,哥哥还被绑架威胁。当警察从她家搜出三百万现金时,那个崩溃痛哭的场面,看得人心里直发酸。更惨的是同意尸检后,丈夫遗体竟被"误烧",她撕心裂肺喊的那声"老乔",让多少观众跟着掉眼泪。
刘佳演的兰书记可能是最大反派,但人家演得那叫一个云淡风轻。饭局上轻飘飘几句话,既教训了下属又敲打了调查组,这种笑里藏刀的本事,不愧是拿奖拿到手软的老戏骨。李光洁的李人骏更绝,表面谦和有礼,背地里却处处试探,把官场中人的两面性演得淋漓尽致。
张译这次又突破自我。他演的洪亮一开始怂得可爱,请假都要看领导脸色,活脱脱一个职场老油条。但当他走在乔振兴死去的冰面上时,眼神从迷茫到坚定的转变,瞬间让人看到了检察官的担当。特别是和乔振兴女儿对话那段,愧疚、心疼、自责全写在脸上,不用台词就能让人感同身受。
不过要说最惊艳的,还得是董晴。她演的律师张文菁,在法庭上高喊"万海不是黑社会"时那个爆发力,简直震得人头皮发麻。更绝的是得知乔振兴死讯后,她眼神瞬间黯淡,明明没哭却让人感受到彻骨绝望。谁能想到《最好的我们》里那个活泼的贝塔,现在演技这么炸裂?
【结尾】看完整部剧,最让人感叹的不是案件多离奇,而是演员们如何用演技把纸片人演活。王劲松的深藏不露,杨烁的亦正亦邪,蒋欣的雷厉风行,张译的蜕变成长,董晴的爆发力...每个角色都像拼图,共同拼出了一幅官场生态的浮世绘。
这部剧最聪明的地方,就是懂得"好钢用在刀刃上"。没有刻意追求大场面,而是把心思都花在人物塑造上。就像做菜,食材新鲜,火候到位,自然回味无穷。演员们的表演就像陈年老酒,初尝不觉,后劲十足。特别是那些眼神戏、微表情,看似不经意,实则处处匠心。
说到底,扫黑剧要拍得好,关键还得靠演员的真功夫。《以法之名》能火,正是因为这群戏骨们用演技撑起了整部戏的筋骨。他们告诉我们:好表演从来不是靠吼,而是靠细水长流的沉淀。就像剧中那些坚持正义的人,或许会沉默,但永远不会缺席。这样的剧,这样的演技,观众怎能不爱?
升融配资,配资平台排行榜第一名,国荣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