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5“一带一路”金融投资(南宁)论坛——上海理财博览会南宁站隆重举行!)
自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1年来,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进入新阶段,金融投资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开展跨境业务,金融机构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效率,逐步形成网络化布局;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开放,也为财富管理机构提供了包括黄金、股票、债券、基金、房地产等在内的多元化资产配置机会。
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省区,广西拥有北部湾海岸线和多个边境口岸,是连接东盟的关键门户,也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核心区域。其推动的人民币跨境结算,以及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为了进一步探索“一带一路”经济热点话题,探讨东盟金融投资机遇与挑战,8月2日,以“财启绿城,链通丝路”为主题,2025“一带一路”金融投资(南宁)论坛——上海理财博览会南宁站,于南宁会展豪生大酒店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由《理财周刊》主办,中国—东盟经贸中心与上海《理财周刊》传媒有限公司承办,并由广西国际博览集团、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上海理财博览会组委会、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院、香港中国理财顾问协会、陆家嘴家族办公室联盟、满天星职业交易联盟,以及中国分析师联盟提供大力支持。
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党组成员,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张文学,《理财周刊》传媒董事长陈跃,广西国际博览集团副总经理邓诗军,中国-东盟经贸中心党支部书记覃子新,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邵宇,国家高级审计师、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评价专家、民盟广西区委经济委员会主任李运亮,以及湘财证券南宁营业部总助冯莉等重要嘉宾出席了论坛。
共建丝路新通道,“一带一路”赋能区域协同发展
沿海沿江沿边,联接大湾区、西南中南与东盟,广西坐拥独特的“三沿三联”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与场景优势,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重要纽带。
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党组成员,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张文学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多年来,广西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持续深化行业金融合作,推动金融合作赋能民生福祉,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民众。“当前,广西与东盟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稳步且持续扩大,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深化,为区域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次论坛汇聚了各方力量,围绕新时代东盟金融合作的议题,共探金融合作新路径。我们期待与各方共同推动建立更加开放、包容、普惠的区域金融合作体系,让跨境金融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让金融合作成果更好地惠及各国人民,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金融动能。”
主办方《理财周刊》传媒董事长陈跃也指出,自2013年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国际经济合作开启了新篇章,金融投资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稳健前行,跨境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数字金融创新风起云涌,绿色金融合作日益深化,区域金融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为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国际地缘政治环境错综复杂,部分沿线国家承受债务压力、汇率波动等金融风险的困扰,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存在较大差异,市场信息不对称、企业信用透明度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动‘一带一路’金融投资行稳致远,正是本次论坛的核心议题所在。”他强调,“在广西这片热土上举办‘一带一路’金融投资论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广西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更是连接东盟的重要门户,近年来,广西在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建设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等方面成果斐然,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同时也为中国金融机构拓展东南亚市场铺就便捷之路。通过思想的强劲碰撞和经验的无私分享,希望今天的论坛能为‘一带一路’金融合作贡献高屋建翎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作为服务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论坛承办方中国-东盟经贸中心始终致力于打造成为企业拓展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最佳伙伴。论坛上,中国-东盟经贸中心党支部书记覃子新也介绍道:“南宁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更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节点。从‘中国-东盟自贸区’到‘RCEP’生效实施,从‘西部陆海新通道’到‘中国-东盟金融城’建设,这座城市始终站在中外经贸合作的‘桥头堡’,见证着中国与东盟从‘贸易伙伴’到‘投资伙伴’的深度跨越。此次‘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投资论坛落地南宁,不仅是‘上海金融力量’与‘南宁东盟资源’的精准对接,更是全球金融资源向中国-东盟市场汇聚的生动信号。我们希望今天的论坛不仅是一场‘思想碰撞’,更将是一个‘资源对接’的起点:让有资金的机构找到优质项目,让有项目的企业对接匹配资本,让有需求的投资者遇见专业方案,让金融活水真正流向实体经济的沃土,让合作成果惠及更多国家与民众。”
构建财富新航道,资本重构背景下的战略机遇
本次论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期货机构代表,以及行业顶尖专家、资深学者、实战派领袖、家族管理办公室代表、高净值人士、专业媒体、研究机构人士等,通过深度演讲、圆桌对话及巅峰辩论等多元环节,汇聚全球金融智慧,聚焦“一带一路”经济热点话题,探讨东盟金融投资机遇与挑战。
分享嘉宾,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邵宇博士,以《全球化3.5:新质生产力赋能一带一路》为题,深度剖析了新质生产力如何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能。他指出,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新型显示、脑机接口、6G网络设备、超大规模新型智算中心、第三代互联网、先进高效航空装备、深部资源勘探开发装备等,将成为新质生产力爆款产品;而在全球化4.0的布局谋篇中,“一带一路”战略、多层次的自贸协定,以及国内自贸区的建设,都将成为关键落脚点。
国家高级审计师、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评价专家、民盟广西区委经济委员会主任李运亮,则从湾区优势、战略版图、政策支持、产业布局、东南亚现状等多维角度,与现场来宾共话丝路金融新机遇、探讨区域投资新棋局,分享了《立足北部湾面向东南亚,向海图强与开放发展的投资思维》。他认为,中国在建筑服务、海运服务、旅游服务、计算机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方面具有强大竞争力,与此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为私营企业拓展境外市场搭建了更为通畅的贸易桥梁和广阔平台;然而,进入东盟市场进行投资,仍需高度重视投资环境、市场结构等风险,市场机会、进入障碍、投资位置、定位、思路、目标等,均至关重要。
诺亚正行产品部负责人毛瑊以诺亚国际化的思考和实践,深入探讨如何《率先出海,构建全球华人财富管理新生态》。自5月以来,众多超级家族办公室从美国投向亚洲,全球华人高净值人群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随着新一轮财富交接的到来,投资人群趋于年轻化,财富管理需求也愈加走向多元化、个性化。她建议华语财富管理者在构建和优化战略资产配置方案时,必须要考虑三个要素:地域选择、尊重概率,以及底线思维,并指出,“入市时长”的重要性其实远胜于“入市时机”。
近年来,东南亚凭借独特的地理区位、强大的人口红利和政策支持,成为中国企业出海布局的第一站;而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地区经济龙头,自然成为众多企业的首选,而这也为更多寻求财富增长的个人投资者提供了结构性机会。在此背景下,Timing & You Pte Ltd创始人陈毅德,分享了《东盟财富新航道:立足狮城,心怀东盟,放眼全世界》,进一步解析新加坡辐射下,包括柔佛-新加坡特别经济区、砂拉越等在内的东盟投资版图,带来诸多实战案例与前瞻性思考。
百家论金,远见融通——紧扣行业痛点与前沿趋势,本次论坛现场还举行了三场专业实用的圆桌对谈与巅峰辩论,以金融焦点的激辩与思想火花的碰撞,把脉财富管理和金融投资新趋势,探讨资产配置策略与创新方式,带来最前沿的观点与洞见:
由上海砺钰财经集团总裁李骏主持,央广外汇评论员赵相宾,满天星职业交易联盟创始人章维军,天豹智慧交易系统AI Trading创始人黎志毅,资深外汇黄金分析师、CCTV证券资讯频道特约嘉宾宗校立,以及KTA澳洲金融学院中国区负责人陈法,参与的“一带一路”投资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圆桌对谈,围绕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投资机遇与挑战,带来了专业精湛、见解独到的探索与思考;
曾任盛宝银行、福汇亚洲、达汇董事总经理李纪纲担任辩论主持人,携手漆天量化交易学院创始人漆学军,冠融科技总经理陆其勇,迈汇资料统计指标创始人钟志新,指南针量化研发中心创始人孙延龙,巨量资本创始人、首席策略师陈俊,金蟾量化交易体系研发负责人韩意超,AIMS荣鹰证券首席分析师唐健,天成利他基金创始人陈星宇,以及悦华交易学院创始人邵悦华,为替金融学院院长崔荣,聚贤交易学院院长张聚贤,岱源资管创始人高镇波,IFTA全球技术联盟成员李生,职业操盘手、财经媒体专栏作者孙建发,CCTV证券资讯频道特邀分析师张果彤与网红分析师、知名财经博主慕公子,分别以“交易市场中的盈利逻辑与模式之争”与“黄金走势多空博弈”为主题,展开两场针锋相对又精彩绝伦的巅峰辩论,以关于交易市场底层逻辑与黄金市场多空格局的思想交锋,为投资者厘清迷雾、揭示盈利的底层密码。
升融配资,配资平台排行榜第一名,国荣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